永利澳门资讯中心详情

首页 资讯中心 【政策】原创唐代法律制度律令格式四者并行的法典体系

【政策】原创唐代法律制度律令格式四者并行的法典体系

  唐高宗继位后,命长孙无忌等人以贞观律为基础,修订完成了永徽律12篇。因律文表述比较简略,实际运用时易生歧义,为方便司法实践和规范科举的明法考试,永徽三年652长孙无忌领导内律学名家又撰成律疏30卷,对律文逐条进行解释,次年高宗令将律疏附于律文后颁行,律疏具有与律文一样的法律效力。

  因律疏立足于汉朝以的立法经验,对律文的解释详细而权威,还自设问题使之明白易懂,故在司法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永徽律也凭借这部疏议而得以流传至今。唐律疏议被唐以后的封建王朝奉为封建法典的楷模,而且被亚文化圈各所借鉴。今天我们研究唐律,一般都从这部永徽年间成书的我封建时代保留下的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议入手。

  令

  令是我古代规定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宗教等各种制度的行政管理法规。与修律同步,唐在高祖太宗高宗玄宗时期都曾修订过唐令,据两唐书记载,有武德令贞观令永徽令。

  开元七年令开元二十五年令,均为三十卷。首先是高祖武德年间,定律的同时,裴寂等撰定唐令。太宗贞观十一年,颁布房玄龄等刊定的唐令,30卷1590条。高宗永徽年间,唐高宗曾令长孙无忌等人修改撰成令30卷,是为永徽令。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定令30卷1546条。可惜的是,作为一代盛典的唐令早已失传了,不过,在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仍保存着一些唐代令的残卷,如被割裂分藏于伦敦巴黎博物馆的几份敦煌文书实为永徽职员令残卷。

  另一个了解唐令的方式是参照年天一阁藏明钞本的天圣令,天圣是宋仁宗的年号,天圣令是宋仁宗天圣年间删修的一部令文汇编,包括田令赋役令仓库令厩牧令关市令附捕亡令医疾令附假宁令狱官令营缮令丧葬令杂令。仁宗以前,宋令基本沿用唐令并据宋代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故每种令文又都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将旧文与新制参定而成的宋令;后一部分是已经不用的唐令。

  年,学界对天圣令所附唐令进行了复原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此外,日本的养老令也深受唐令影响。日本学者仁井田陞将唐六典通典唐会要两唐书大唐开元礼等书引用唐令的片段统统搜辑出,并附养老令条文相参照,按唐令旧条目分官品令三师三公台省职员令等33门,计715条,与开元令1546条相比,所得已半数。

  格

  又称敕格,是对诏敕的定期整理,使之条理化规范化,内容大多是各种各样的禁令以及根据违反禁令情况而分别给予惩罚的条文,是律的重要补充。此外也有赏格选格勋格等内容。有唐一代,先后多次制定唐格。

  武德初年颁布了53条格,可视为唐初的暂行法规,后纳入了武德律,说明这时的格是针对社会不稳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偏重刑律。贞观,房玄龄将唐建后颁布的敕格3000余件,挑选修订了700条,编为贞观格18卷,其二十四司篇对应尚书省二十四司,留本司存放参考,这是模仿魏麟趾格的做法。

  高宗永徽年间,长孙无忌等编定永徽格,开始将格分为留司格散颁格两部分。一部分与前代相同,作为尚书省二十四司日常事参考,称永徽留本司行格;另一部分颁行天下州县,指导全各地政府机关的工作,称为永徽散颁天下格。此后又有垂拱格神龙格太极格开元格开元后格开元新格开成格等,都是以编修的时间命名。

  每次将诏敕整理为格之后,皇帝还会再颁发新的敕条,一般称为格后敕,在唐后期五代演变成对于散敕的汇编,称编敕。编敕在宋代成为重要的法律形式。

  式

  唐式最主要的内容是指围绕律令的执行所规定的政府各部门的办事细则以及百官诸司的典礼仪式办事章程。唐代最早见于记载的式是武德式14卷,篇数不详。其后又有贞观式32篇,对应尚书六部二十四司,加上秘书太常光禄等,32篇,奠定了唐式的基础。永徽式14卷,垂拱式增补了记账与勾账式,形成20卷33篇的定制,此后,唐式一般均效仿这样的体例,神龙式太极式开元式开成式等均为20卷,篇数33篇。

上一篇:【技巧】智能蓝牙音箱响检测认证 下一篇:【记】为"王冠镶上宝石"的人--追忆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捐赠者胡友义